放樣和下料是鋼結構零部件制作前的工藝技術準備,是結構構件銅構件制作質量的技術保證條件,必須認真控制。
鋼結構構件是按照結構構件的實物縮小比例繪制成設計施工圖來制作的。結構構件的形狀復雜,在施工圖樣上很難反映出某些構件的真實形狀,甚至有時標注的尺寸也不好表示,需要按施工圖上的幾何尺寸以1:1的比例在放放樣臺上擬出真實形狀和尺寸,然后根據實樣的形狀和尺寸制成樣板、樣桿,作為號料、裝配、制孔、彎制、檢驗等工序的依據。
放樣是鋼結構制作工藝中的第一道工序,這個工藝的放樣尺寸精確了,才能避免以后各道工序的累積誤差,才能保證整個工程質量的合格標準。
1. 放樣臺要求
構件放樣應在放樣臺上進行。為了保證放樣質量,放面必須平整,不得出現翹曲。放樣臺可為鋼質平臺或木質地板,也可為裝飾好的室內混凝土地坪。
如采用鋼質放樣臺時,要在鋼板表面刷上白漆,這樣可以在其表面上延劃出清楚的、辨識清晰的線條,使放樣臺上的構件圖形清楚明了不混亂;如采用木質放樣臺時,放樣臺要放在車間內,不得放于室外,在車間內時光線要充足,干、濕程度要適宜,不得產生任何變形;在混凝土地坪上時,不得在其上進行矯正、敲打等震動性工作,放樣時應采用彈墨線或石筆畫線的方法。
2. 放樣操作
放樣應在圖樣審查無誤后進行,如果圖樣上標注不祥時,應與設計部門聯系解決。然后按照施工圖中的具體技術要求,按1:1的比例和基準線以及正投影的作圖步驟,勾畫出構件相互之間的尺寸及真實圖形。
放樣結束后,應對照圖樣仔細地對樣板、樣桿放樣的圖形進行自檢和互檢,確認無誤后,采用0. 5~lmm的薄鋼板、油氈紙或三合板、塑料板等材料,以實樣尺寸為依據,制出零件的樣板、樣桿,再用樣板或樣桿進行號料。
3. 確定焊接收縮量及加工余量
在鋼結構構件的加工制作過程中,要經過切割、刨邊、焊接等多項工序,每序都要產生尺寸誤差。如焊接H型鋼的構件縱向焊縫較長,這樣由于焊接工藝的影響,就要產生焊縫收縮,尤其是翼緣板和腹板厚度較大、焊腳高度較大時收縮更為嚴重。所以為了保證所放樣的產品質量,防止由于號料不當造成廢品,樣板、樣桿應放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可按各制作單位的實踐經驗或按下列規定進行:
1)手工氣割切斷的加工余量為4mm。
2)自動氣割切斷的加工余量力3mm。
3)氣割后需銑端或刨邊的,其加工余量為5mm。
4)對焊接結構零件的樣板,除放出上述加工余量外,還須考慮焊接零件的收縮量。
一般沿焊縫長度縱向收縮率為0.03%~0.2%;沿焊縫寬度橫向收縮,每條焊縫為0.03~0.75mm。
當焊接H型鋼為實腹構件時,也可按下列規定:
當斷面高度在1m以內、鋼板厚度在25mm以內者,每條、每m縱長焊縫為0.1~0.5mm;每一個接口焊縫為1.0mm;每對加強板焊縫為1.0mm。
當斷面高度在1m以上,鋼板厚度在25mm以上和各種厚度的鋼材其斷面在1m以上者,每條、每m縱長焊縫為0.05 ~0.20mm;每一個接口焊縫為1.0 mm;對加強板為1. 0mm。
根據以上焊接收縮量和加工余量的計算,把它加入設計長度,就是下料的總長度。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