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座位數:1500個 臨時座位數:2500個 開工時間:2008年11月 計劃完工:2010年3月底 牛過奧運賽館 土建工程封頂 昨起“戴上頭盔” 昨日,位于大學城中心湖湖畔的廣州亞運會自行車館開始“戴上頭盔”。這座外形寓意自行車賽車手頭盔的自行車館,土建工程已經封頂,昨日開始吊裝,3個月后,“頭盔”將編織成穹頂,明年3月底落成。 遇到四級風就要停止施工 廣州亞運會自行車館鋼結構最長跨度147米,比老山場地自行車館還要長,這意味著它將是國內最大的自行車館。 記者在現場看到,鱗次櫛比的各種大小鋼架環環相扣,密密麻麻。這總重量達3000噸的“龐然大物”首先在地面分段組裝,如編草帽的帽檐一樣,而“頭盔”邊緣還有飄帶,然后提升至空中,由工人們將它們一一對接。 市重點辦工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此巨大的鋼結構屋頂施工時遇到四級風便會停止施工。據悉,整個屋面中間的部分另有一個類似“天窗”的穹頂,這個部分的屋面以透光性很好的聚碳酸酯板鋪就。聚碳酸酯板的散光作用也非常明顯,即使外面艷陽高照,透射性館內的陽光也不會在賽道上形成斑駁的光點。 傾斜賽道供車手“飛檐走壁” 據悉,廣州亞運會自行車館場館標準比舉行奧運會自行車比賽的北京老山場地自行車館還要高,將成為國內最高標準賽道、最大的自行車場館。該場館共能容納4000名觀眾,其中1500個座位是永久席位,另外2500個座位是專門為亞運會提供的臨時座位,市民可以看國際場地自行車高手在傾斜的木質賽道上“飛檐走壁”。 “全世界沒有一條賽道是相同的,自行車館最難的就是賽道。”一位業內人士稱,北京奧運會自行車賽的成績特別好,不乏得益于老山場地自行車館由世界知名的德國舒爾曼公司監制的“250標準木質賽道”。 作為國內第四個室內木制賽道自行車場館,正在興建的廣州自行車館也請來了德國舒爾曼公司監制賽道,采用世界先進技術。“賽道曲線精確度比老山場地自行車館更高,既有沖刺的直道,又有彎度很大的彎道,可以使運動員完美展現沖刺技術和過彎技術。”廣州市重點辦工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同時,賽道將使用最好的松木——歐洲赤松。能做賽道的木材一般都有300年“高齡”。由于木質賽道不能出現一顆釘子,因此用來鋪賽道的木頭不能有瘡疤、節點等瑕疵,所以10塊歐洲赤松中只有一塊能“達標”,可謂“十里挑一”。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