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沈陽市建委獲悉,沈陽文化藝術中心今年底將完成基礎工程,計劃在2013年完成建設。
沈陽文化藝術中心選址在五愛渾河隧道以西,青年大街以東,渾河以北,二環路以南,占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沈陽的重要標志性建筑,并極大彌補沈陽文化演出場地不足的問題。
根據規劃,沈陽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5萬平方米(相當于約3個遼寧大劇院的建筑面積),包括主體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和大平臺下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建筑物總高57米。
藝術中心主體建筑主要由1800座的中央劇場、1200座的音樂廳和500座的多功能廳三部分組成,其功能和演出效果完全可以與國家大劇院相媲美。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劇場的舞臺下面還有一個專門用于表演冰上芭蕾的舞臺,這個舞臺可以制作成冰場,讓觀眾進入一個全新的冰雪芭蕾世界。
沈陽市建委副主任魯博告訴記者:“由于沈陽文化藝術中心坐落于‘金廊’和‘銀帶’區域,這一地域的標志性建筑較多,為了讓建筑與各方向的城市空間相呼應,項目采用了‘鉆石’這樣無方向性建筑形態,使建筑形象在各角度城市界面均有統一完美的展現,并能夠襯托出渾河水域的自然底蘊。”
從今年開始,沈陽文化藝術中心進入建設階段。沈陽市計劃在2010年年底完成基礎工程,2011年年底實現主體結構封頂,2012年年底完成室內外裝飾工程,2013年6月底全面竣工。
“鉆石”外觀 步移景異
在設計中,“大鉆石”主要分三部分,“鉆石”外觀、平臺、基座。
平臺———與核心建筑相輔相成的大平臺從西到東貫穿中心。將基座(建筑一層)屏蔽在人們視線之外,使建筑對自然景觀和臨水界面的影響達到最小。
基座———包括綜合劇場、多功能廳和音樂廳,它將白天無形,夜晚閃閃發光。兩個視為“聲音的源泉”的劇場與音樂廳鑲嵌其中。
“鉆石”外觀———有64個面,建成后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眺望它,就會呈現出步移景異的效果,從每個角度觀賞都有新的感受。白天如璀璨鉆石,晶瑩剔透;夜幕降臨,它又變身為色彩斑斕的夢幻之石,成為周圍的明燈。
共分三大層八個夾層,三大層分別為———
地下一層:綜合劇場及多功能廳的輔助用房、設備機房、地下車庫
地上一層:綜合劇場、500座的多功能廳、公共大廳
地上二層:入口共享大廳、綜合劇場的樓座,由自動扶梯、天井、觀光電梯等將一層、二層、夾層的空間聯系起來,以方便觀眾
節能“大鉆石” 外表能發電
沈陽文化藝術中心玻璃殼體幕墻每一個面都是三角形形狀,共有64個面,每個面的夾角不同。每個面分16個小三角形,小三角形都有主體鋼結構,每個小三角形再分為25個更小的三角形,在更小的三角形上做幕墻。
雖然“鉆石”是用玻璃制成,但它的節能卻非常好。按照設計,玻璃選用中空真空光伏玻璃,在真空層中加太陽能芯片,可以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用于內部設施供電。
據測算,整個建筑需要安裝光伏玻璃3萬平方米,如此大規模的使用這在國內也是第一次。這種玻璃從外面看起來似透非透,似有非有,透過玻璃可以隱約看到內部的劇場和音樂廳。鋁合金型材采用隔熱斷橋鋁合金型材,隔熱性能更好。
此外,沈陽藝術中心將大量使用低噪音產品。
地鐵二號線與“大鉆石”連接
沈陽城區擴大和車輛的增多,將讓文化藝術中心也同樣面臨諸多考驗。
預計三年后很多住在城郊的市民會選擇開車去文化藝術中心。
按照設計,沈陽文化藝術中心機動車流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觀眾車輛,可以通過規劃路進入西側大平臺下停車場,然后步行至一層觀眾大廳,或通過大樓梯、無障礙電梯抵達二層觀眾大廳。
第二部分是貴賓、布景、演職人員、工作人員、后勤服務、轉播車等機動車構成,這部分車輛將通過規劃路進入中心。規劃路在建筑北側與基地內部環路銜接,并可直接抵達各相關入口,與觀眾人流相對獨立,互不干擾。
未來的沈陽文化藝術中心將設有地鐵二號線直達站點,市民從地鐵站出來后,可以直接由舒緩的無障礙大平臺抵達二層觀眾大廳。在設計中,沈陽文化藝術中心還裝有大量無障礙設施。
發現火警空調風機將自動關閉
沈陽文化藝術中心目前已被消防定性一類高層建筑,設計耐火等級一級。
藝術中心將建立獨立的智能系統,獨立操作、運行和管理火災自動報警、引導疏散、消防聯動控制等防災滅火功能。為了配合報警系統,藝術中心還具體有排煙系統、加壓送風系統、火災事故廣播系統、電梯連鎖控制、消火栓水泵連鎖控制、噴淋水泵監視系統等。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