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遺址廣場是今年運博會的主會場,再過10多天就將迎來中外嘉賓。工程進展如何?記者昨天在施工現場探營發現,南門遺址保護展示館及廣場各項配套建設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預計展示館20日可完工。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門遺址保護展示館北側看到,幾名工人通過竹梯,爬上展示館斜坡墻半腰處,安裝鋁質裝飾骨架。“一根兩米五”梯子上的工人用卷尺丈量后,向地面的工人發話,對方隨后走到切割機旁,按要求切了根材料遞了上去。展示館頂部,幾名工人正在安裝鋁質頂板。
記者發現,展示館的頂部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屋頂,它由5層復合材料組成,從里到外使用的材料分別是鋁塑板、保溫隔熱層、薄鋼板、復合防水層、鋁板與玻璃。站在展示館內向上看,依然可以看到鋼梁骨架,領略其類似北京鳥巢的菱形編織結構。展示館內,幾名工人在用鐵鍬、笤帚清理覆蓋在古城墻上面的泥土,讓古遺存露出本來面目。
據悉,南門遺址保護展示館建設工程包括保護建筑、廣場、綠地、地面臨時停車場等。室外保護建筑由鋼結構骨架支撐,呈現菱形交叉的編織結構,建筑主體東西長約76米,南北跨度約29-40米,檐口高5-6米,最大高度12米,建筑總面積2660平方米。展示館外形獨特,共有17個大面,這些大面同時是由若干個小面構成,建造時精度要求十分高,特別是這些鋼結構施工時受力面容易變形,不僅難以安裝,也會影響整個建筑的外觀,施工難度也相當大。
南門遺址保護展示館工程計劃9月20日前后完工,9月23日前后,進行遺址清理,同時進行布展。展示館在封閉式保護南門遺址的同時,將兼顧展示功能,在內部合理布設了包括多媒體演示廳在內的多種展示空間。在確保遺址本體安全的前提下,游客可以通過展示館內的輕質木棧道進行參觀。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門遺址廣場還看到,廣場北側、東側住宅的外立面都已進行了美化。東側住宅的屋頂,市城市照明管理處的工人正在安裝輪廓燈。廣場南側一棵女貞樹上,兩名工人正鉆在樹冠里安裝“流星燈”。與廣場一河之隔的南側一排老式民房外,工人們正在外墻上掛上大紅燈籠。此外,廣場地面的硬化也在緊張推進。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