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漢洪山廣場旁的“擎天巨椅”——武漢保利廣場銀裝素裹,它以221.8米的偉岸身軀,在寒風中傲視群雄,當仁不讓成為武昌地區第一高樓。
頭戴安全帽,足登平底鞋,記者隨承建方中建三局的項目副經理汪明軍乘吊籠升到了第8層,刺骨的寒風迎面撲來,鋼筋水泥間,只見三五個工人正在砌墻。42歲的泥工錢繼林揮舞瓦刀,正忙碌著。他說:“為了搶工期,元旦也不休息了,自進工地半年來,還沒回過家呢。”他家在隨州,老婆孩子整天盼他回去,可他哪有時間呢。
保利廣場立足于商務寫字樓,同時引入五星級國際影城、高端餐飲等特色商業,是由8層裙樓、20層副樓、46層主樓及4層地下室組成的超高層綜合大樓,上月28日順利封頂,成為武昌新地標。許多市民覺得它酷似一把椅子,因而有了“擎天巨椅”的別稱。
汪明軍說:“房建領域五大難題,保利廣場占了三項,深基坑(深到地下27.5米)、超高層(樓高221.8米)、鋼結構(用鋼量達1.5萬噸),然而施工人員硬是把這些難題踩在腳下,打造出武昌新地標。”
乘吊籠下到地下4層,偌大一個地下停車場映入眼簾。青年工人江海成正在現場加工通風管道,從上午8時干到下午3時,他已加工30多個通風管道。問他冷不冷,他說干活不冷,不干活才覺冷呢。另一處,工人陳剛正在聚精會神地抹灰,他的手上下翻飛,像是要抹出一片新希望。他告訴記者:“新年有個愿望,就是能多掙些錢,把老家的新房蓋起來。”
下雪了,保利廣場的120多名施工人員在嚴寒中辛勤工作,同千萬建設大軍一道,不停地造就城市新風貌。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