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會員登錄] 專業、專注、用心服務鋼結構行業!
  • 港珠澳大橋振沉全球最大鋼圓筒

    • 更新時間:2011-5-22 21:13:06  文章來源:珠江晚報
    • 責任編輯:鋼結構招聘網  本條信息瀏覽人次共有

    港珠澳大橋振沉全球最大鋼圓筒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于本月15日順利振沉首個鋼圓筒,創造了世界上體量最大的鋼圓筒結構等多項紀錄,標志著大橋島隧工程人工島圍護結構正式開始。這是記者昨日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的。


        圓筒直徑22米


        首個振沉的鋼圓筒直徑22米,高40.5米,為國內直徑最大,高度最高的鋼圓筒結構,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鋼圓筒結構。據介紹,這些鋼圓筒在上海振華重工長興島基地加工,用大型運輸船運到珠,F場后,現在海上精確定位,用起重能力1600噸的“振浮8號”雙鉤大型起重船起吊,配套8臺進口液壓振動錘進行振沉,振沉插入泥面21米,達到設計標高后,采用皮帶運砂船回填工藝立即進行回填,以保證鋼圓筒安全穩定。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振沉過程中要精確監控定位及垂直度,及時進行調整和糾偏。我們最終完成后,平面定位準確,同類施工垂直度偏差控制水平也刷新世界紀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表示,除了上面提到的紀錄外,該工程還是國內首次采用鋼圓筒作為海上人工島的島壁結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采用8臺液壓振動錘聯動振沉體系進行鋼圓筒的振沉。


        西人工島需61個圓筒


        港珠澳大橋跨海長度35.6公里,采用橋隧組合設計方案。海底隧道穿越伶仃西、銅鼓主航道區,沉管隧道長5664米,為世界第一。為實現橋隧轉換,需在海中填筑東、西兩個隧道人工島,人工島長度均為625米,最寬處分別為183、225米,采用蠔貝外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表示,島隧工程是大橋建設中施工環境最復雜、技術難度最大、協調管理最具挑戰性的關鍵工程,由中交股份聯合體承擔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任務。島體采用主格及副格倉圍閉,其中主格采用鋼圓筒結構,副格采用直線型鋼板樁結構。鋼圓筒沿人工島岸壁前沿線布置,整個西人工島共要設置61個這樣的圓筒。


        按照計劃安排,5月15日開始鋼圓筒振沉后,12月底將完成西人工島所有61個圓筒的振沉,實現西人工島的快速成島,為后續島上隧道暗埋段施工及首個沉管管節的沉放提供條件。


        ■小知識


        振動沉樁施工方法(簡稱振沉):用振動方法使樁振動而沉入地層。作業時,樁與周圍土壤產生振動,使樁面的摩擦阻力減小,樁桿由于自重克服樁面及樁尖的阻力而穿破地層下沉。施工機械一般由振動器、夾樁器、傳動裝置、電動機等組成。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
    分享到:
    關閉窗口
    行業資訊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
      欧美最猛性xxxxx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