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建筑師代表: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新建筑師之一,也是備受爭議的建筑師?ɡ乩咭詷蛄航Y構設計與藝術建筑聞名于世,他設計了威尼斯、巴塞羅那、曼徹斯特以及都柏林的橋梁,也設計了里斯本、里昂、蘇黎世的火車站,著名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場館也出自其手。
由于卡拉特拉瓦擁有建筑師和工程師的雙重身份,他對結構和建筑美學之間的互動有著準繩的掌握。他認為美態能夠由力學的工程設計表達出來,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蟲鳥的形態美觀,同時亦有著驚人的力學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為他設計時啟發靈感的泉源。他設計的橋梁以純粹結構形成的優雅動態而舉世聞名,展現出技術理性所能呈現的邏輯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結構法則的束縛。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有的時候,卡拉特拉瓦的設計難免會讓人想起外星來客,極其突兀的技術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規預料。這當然是得益于他在結構工程專業上的特長。早自20世紀初以來,橋梁的設計一直被托付給了路橋結構工程師,建筑師退避三舍好像已成習慣。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師們才忽然發現了新的課題,在90年代前后爆發了對橋梁進行建筑設計的熱潮,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開始塑造城市中的這類元素,進而影響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國的第一個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美術博物館擴建工程。此地原有一個舊館,是在1957年由當地的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廳,名號不大,其實卻造成了絕對喧賓奪主的局面。
從80年代以來,無論是后現代主義,還是解構主義,都搖動旗號,以丑以怪以非理性掀起了審美價值觀上的革命。如若有誰還在大言不慚地喊叫著建筑的美,則其落伍老土為無疑了。新奇而丑怪,看久了以后就不再新奇,而更加丑怪,有的時候難免會折磨得看的人心情沮喪起來。忽見卡拉特拉瓦這清新大膽的建筑,看到美的回歸,情不自禁為之大快。以技術能力探究人類制造美的潛力,以自然法則創造超邁的人工造物而又與自然交相輝映,這股豪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氣度一脈相承。
作品展示:
芝加哥螺旋塔
畢爾巴鄂步行橋
世貿中心中轉站
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密爾沃基美術館
里斯本火車站
巴倫西亞科學城
人們可以從三個層次上來理解卡拉特拉瓦的作品:首先,它們都通過優化的設計方案來解決實際問題;其 畢爾巴鄂步行橋次,解決問題的手法以及設計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現得一目了然,從而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引起共鳴;最后,這些作品令人賞心悅目的同時,開創了一條解決建筑問題的全新思路,并促使我們思考有關建筑本質的問題?ɡ乩叩墓こ淌谷讼肫饛碗s的有機生命體的構成方式。這可以作為一個理由來解釋為什么他設計的橋梁、嘹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從景觀中生長出來的一樣,不僅貼切而且加強了景觀。當然,他設計的形式并不是純粹的模仿,也不是直接采用有機體的式樣。他的設計方案,或者說他在自然中所作的畫,其靈感來自于生物體,尤其來自于人體的骨架、循環系統以及皮膚的活動與生長方式。此外,他也從身體的特技動作與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勢中獲得了豐富的靈感,捕捉形變,并將之加入到一個流動的世界中去。
因此,當卡拉特拉瓦設計的建筑如同植物一樣植入景觀時,此建筑不僅不會抑制景觀本身的特征,反而還能加強景觀的惟一性。當他的作品放置干被遺忘的城市外圍時,能給這個地方帶來希望和復興的渴望。卡拉特拉瓦的工程同時具有三個層次:作為建筑,它們具有穩定性與抗瓦解性;作為容器(也可以說是器皿或是管道),它們使人類及其活動具有容納性;作為表皮,它們具有對某處地點的遮蔽性?ɡ乩咴诮ㄖ倪@三個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毋庸置疑,他的高質量的設計是集體思想和協作努力的結晶。他的成功應歸功干他眾多技巧和才能的綜合,這些技巧和才能使得工程與眾不同?ɡ乩吣軌蚓C合多種知識,在普遍水平上思考并不斷地創造,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