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6時50分左右,一艘萬噸油駁船撞上長江大橋7號橋墩。
昨日從武漢海事局獲悉,經初步調查,事發原因是突遇濃霧和駕駛員操控失當。
武漢海事局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事故發生后,海事局迅速將肇事船只拖至危險品錨地拋錨,詢問和調查相關人員。調查表明,事發前長江江面突現濃霧,當班駕駛人員操控失當導致了這起事故。
待橋墩受損結果出來后,將依法處理船主單位和相關人員。
記者從武漢鐵路局橋工段獲悉,昨日,檢修人員進入長江大橋7號橋墩內部進行檢測,盡管外部撞擊較重,橋墩內部結構暫時沒有發現受損。據現場調查結果看,只是7號橋墩出現了長約1.5米,深0.1米的凹痕。
鐵路局人士表示,橋墩和大橋的主體結構暫時還沒有發現其它變化。他們正從鄭州鐵路局調來一臺大型檢測設備對7號橋墩進行結構探查。雖然此次撞橋事故是長江大橋近54年來遭受的最重的一次撞擊,但是橋墩沒有位移,橋面沒有損傷。
橋墩被撞如何維修
橋墩假如出現損傷該如何維修?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橋梁專家。
武橋重工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大橋橋墩被撞受損。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首先是輕微的碰撞擦傷。其次就是嚴重的橋墩主體結構受損。“如果只是表面出現了一些擦碰的情況,在經過評估檢測后,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擦傷部位的修補處理,然后再進行后期的維護就沒問題了。”負責人說。
在負責人看來,假如是出現主體結構的損傷,那麻煩就大了。長江大橋的橋墩是全混凝土結構,一旦主體結構內部出現開裂,或是強度減弱,整個橋墩就會出現較大的安全隱患,維修起來難度很大。
“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重新加固,使其強度達到安全要求,不過,最保險的做法就是重新修一座橋墩”負責人表示,混凝土結構的橋墩是一個整體,不是一個鋼結構零部件壞了就換一個。
另外,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目前的情況還需要等最后的評估數據的出爐,才能根據最后受損狀況來做維修處理的決定。
長江大橋歷經近80次撞擊
半世紀來,武漢長江大橋還歷經近80次撞擊,最重的一次是1990年7月28日,一艘重達900噸的吊船正面撞上,大橋養護人員為此維護了一個月。50年來經多次檢測表明:全橋無變位下沉,橋墩可承受6萬噸壓力,可抵御每秒10萬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級以下地震和強力沖撞。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