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認識中,建筑工地往往與灰塵、噪音聯系在一起。干凈、有條不紊的施工環境是否難以實現?綠色施工概念的提出,讓人們開始關注施工這個重要的環節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建筑業要推廣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的任務目標。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實現低碳作業、綠色施工?在企業的項目管理體系中,綠色施工應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當前,推廣綠色施工遇到哪些瓶頸?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2007年9月,原建設部以建質[2007]223號文發布了《綠色施工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其目的在于推動建筑業實施綠色施工,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導則》對施工中如何做到四節一環保提出了針對性控制措施: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強非傳統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階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中,強調節材措施、結構材料的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加工和安裝方法優化、圍護材料的節能性能、周轉材料的合理重復使用;在節能與能源利用中提出機械設備機具、施工用電照明、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選用節能的機具設備、合理設計工序和配置設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中,提出嚴格臨時用地指標、強化臨時用地保護、合理緊湊施工總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線和交通線路;在環境保護中,強調揚塵控制要根據不同施工階段不同材料采取分類控制措施和指標,如土方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低于1.5米,結構安裝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減量化中,住宅建筑每萬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過400噸,力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30%,建筑拆除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40%,土石方類的達到50%等控制要點。
提及綠色施工,建筑行業的人都不會陌生。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記者的感覺是,綠色施工的推廣,建筑企業口號響亮,卻在實際執行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綠色施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功夫。通過多方采訪,記者認為,當前推行綠色施工的障礙,主要是人們的認識存在較大差距,法制規范、激勵機制不夠完善,行政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綠色施工的關鍵技術和設備也需要創新。
綠色施工需提高從業者的意識
綠色施工,是“在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綠色施工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體現,是各種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運用。建筑業是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目前,國內的很多建筑企業還是粗放型運作,依靠相對廉價的勞動力,片面追求進度和短期成本,對施工給環境帶來的嚴重影響很少關注,以至于建筑工地往往和灰塵、噪音聯系在一起。
企業是綠色施工的實施主體。綠色施工并不是一種很新的思維,建筑企業為了滿足人們對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及減少噪音的要求,為了提高企業自身形象,一般均會采取一定的技術來降低施工噪音、減少施工擾民、減少環境污染等,尤其在政府要求嚴格、大眾環保意識較強的城市進行施工時,這些措施一般會比較有效。
但是,大多數建筑企業在采取綠色施工技術時是比較被動、消極的,對綠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較單一的,未能積極主動地運用適當的技術、科學的管理方法以系統的思維模式、規范的操作方式從事綠色施工。
現在的問題是,建筑企業沒有運用現有的成熟技術和高新技術充分考慮施工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技術并未隨著新技術、新管理方法的運用而得到充分的應用。施工企業更沒有把綠色施工能力作為企業的競爭力,未能充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當企業項目組織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設速度和經濟效益上,現場污染和浪費現象就會比較嚴重。
成本問題也是建筑企業開展綠色施工積極性不高的一個原因。一些綠色施工技術的運用需要增加一定的設施或人員投入,或需要調整施工作業時間,從而導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常見的有無聲振搗、現代化隔離防護、節水節電等新型設備的增加。但是,綠色施工如果做得好,也是可以節約成本的。一些施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規劃管理階段編制綠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環境保護、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措施,這些措施都將直接為工程建設節約成本。伴隨著一些新技術的使用,工程項目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成本也會相應地下降。
目前,我們對于綠色施工的理解也比較狹隘,不夠全面。事實上,綠色施工并不僅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實施封閉施工,沒有塵土飛揚,沒有噪聲擾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種草,實施定時灑水等這些內容,還包括了其它的內容。它同綠色設計一樣,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等,包括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結合氣候施工,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或能源,采用環保健康的施工工藝,減少填埋廢棄物的數量,以及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等。真正的綠色施工應當是將“綠色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施工中去,將整個施工過程作為一個微觀系統進行科學的組織設計。
綠色施工的推廣,離不開建筑業從業者意識的提高。這是推廣綠色施工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
綠色施工需要科學的項目管理
實施綠色施工,必須要實施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企業從被動地適應轉變為主動的響應,使企業實施綠色施工制度化、規范化。這將充分發揮綠色施工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增加綠色施工的經濟性效果,增加企業采用綠色施工的積極性。
綠色項目管理是值得推廣的。由于施工現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匯聚地,施工過程的管理是其重要的一環,是綠色項目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完成安全、質量、進度目標,同時還要實現環境目標。施工企業在倡導綠色施工過程中發揮的是主導的作用。
江蘇電建三公司的王佐認為,施工企業應該轉變觀念,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于企業管理全過程。他認為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群體,綠色項目管理是適應市場經濟的產物。首先,實施綠色項目管理的過程同樣是節能降耗的過程,而節能降耗的過程是節省資源、減少污染的過程,也是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的過程。其次,綠色項目管理既符合環境監理的要求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改變了社會公眾及業主對施工企業“現場像戰場”、“塵土漫天揚”的不良印象,從而降低人們對工程的反感度,預示著企業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相應的利潤回報。“綠色項目管理”應運而生,要實現“綠色施工”就必須主動把環境因素納入企業戰略中,將分散的環境要素集中管理,將綠色管理與技術創新相結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綠色施工需要新技術的支撐
綠色施工需要新技術、新工藝的支撐。在綠色施工過程中,往往新的科技應運而生。建筑企業應發展適合綠色施工的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對落后的施工方案進行限制或淘汰,鼓勵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推動綠色施工技術的創新。綠色施工需要大力發展現場監測技術、低噪音的施工技術、現場環境參數監測技術、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建筑固體廢棄物再生產品在墻體材料中的應用技術、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技術等的研究與應用;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如綠色施工的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動統計、數字化工地等等;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精密規劃、設計精心建造和優化集成,實現綠色施工的各項指標。
采用新技術還可以降低成本。據記者了解,中國一冶集團公司在地下空間工程中采用了一種綠色施工技術――超大直徑技術組合結構內支撐。這種創新的技術采用鋼筋混凝土環形內支撐和鋼結構腹桿撐兩種材質的組合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兩種結構材料的優點:鋼筋混凝土支撐結構抗壓強度高、可做成任意形狀的超大直徑環撐;鋼結構自重輕、抗拉抗壓能力強、無需養護即可受力、安拆快捷,拆除時對周邊無干擾。這種新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由于鋼結構內支撐可以重復使用,成本也比較低。
目前,我國綠色施工尚處于起步階段,應通過試點和示范工程,總結經驗,加以推廣。需要看到的是,綠色施工的推廣離不開建筑企業意識的提高,需要科學的項目管理以及新技術的出現。我們也期待政策不斷完善,國家出臺更多的鼓勵措施,促進綠色施工的推廣。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