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建設中的南京火車南站的屋頂休息
《紐約時報》6月16日文章:中國對節能建筑產生新的興趣
中國官方周三表示,中國政府正考慮對采用節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新建公共建筑進行補貼,并將鼓勵各地方政府實施比全國最低標準更加嚴格節能標準。
中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強化了中國在節省能源方面的興趣,此舉也是為了應對今年的電荒乃至拉閘限電,以及長期依賴能源進口的能源安全擔憂。去年中國消耗的水泥是世界第二大水泥消費國印度的八倍,現在更是大幅引領全球鋼鐵和其他工業材料消費市場。
每年中國都有1300萬到2100萬農村居民移民到城市,這一數字幾乎與大都市紐約的1890萬人口不相上下,房地產業以歡快的步伐建設著辦公室和公寓樓,但卻往往很少關注建筑的節能事項。
有人預測中國的商業寫字樓比西方國家每平方米能耗要少10%到20%。但節省的這部分并非因為建筑設計合理,而是由于夏天時空調溫度定在高達26度,而到了冬天卻又低到18度。
玻璃制造業和其他材料生產商的經理認為中國的建筑公司長期以來都選擇低成本、不隔熱的材料,因為中國的辦公樓經常易手,所以業主很少會考慮是否省電這樣的長期回報。
中國去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力消耗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才是主要原因。而且,中國現在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盡管人均排放量和耗電量還遠遠落后于美國,因為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還要多。
本周三,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處長郝斌表示,住建部已經為新建商業和政府建筑實施了一套能源考核系統,但也希望為那些使用節能材料,采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商提供經濟激勵。最有效的方法似乎是為節能材料提供補貼,他說政府研究報告顯示稅費抵免不太奏效。
一些中國的省份和城市,北起北京,南至云南,都已經為建材供應商提供了有限的補貼,包括隔熱材料和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這些熱水器配備了裝滿水的不銹鋼管,有一套Z字形的反射表面,能夠將太陽光聚集到管道內。
中國中央政府已經開始采取初步措施,對屋頂安裝的光伏太陽能面板實施補貼,但財政部行動緩慢,因為擔憂潛在的費用支出問題。中國幾乎生產了全世界將近一半的太陽能面板,不過大部分產品都用于出口。
郝斌拒絕透露一個全國性的節能建筑材料激勵政策的具體日期,也未具體公布哪些材料滿足條件。但他說這將是政策制定者的重點考慮范疇。
他說,計劃制定者問自己的問題是,“我們怎么能出一個胡蘿卜政策,而這一政策卻由我們的考核系統來補充呢?”
一些省級政府已經開始補貼生產節能產品的企業,比如三層隔熱玻璃。
中央政府已經對中國北部省份5000多座辦公樓進行了重新裝修,加裝了更多的隔熱板。還為那些進行了類似裝修的省、市、村政府實施了補貼。
但中國面臨的一個問題卻是今年開始的新的五年規劃,該計劃號召大建廉租房和公租房,一般而言這些工程收益較低而且偏愛使用廉價建材,加上政府進一步控制高檔商品房的建設。
但是住建部政策研究員周江(音)認為,節能建材僅僅增加了建筑成本的5%到10%。
“所以我們將保障性住房建設為綠色節能建筑是可能的,”周先生說。
他們并未闡述的一點是,這些節能建材要多長時間才能靠節電收回成本。中國政府將電價控制在低位,這是防止通脹的辦法,即使中國電力生產的主要燃料煤炭的現貨價格已經在過去五年翻了一番。
中國的電力公司則在過去兩年通過限制火電廠的運營時間應對,放緩建設新電廠,造成企業斷電,引發公眾對節能建筑的關注。
中國居民的用電價格是美國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官方的工業用電價格要高于美國電價,但是大型企業或者與政府有關聯的用電企業則經常受到優惠。
記者:吉斯•布拉德舍(KEITH BRADSHER) 編譯:鈞子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