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發布了《鋼管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指導我國鋼管行業在“十二五”時期持續、適度、健康地發展。
《綱要》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鋼管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十二五”末,鋼管產量應盡可能控制在6700萬噸~7500萬噸,以平均每年3.0%~5.4%的速度平穩增長。其中無縫鋼管2900萬噸~3200萬噸,焊接鋼管3800萬噸~4300萬噸。鋼管出口量力爭達到1000萬噸,約占鋼管產量14%,平均以每年9%的速度平穩增長。其中無縫鋼管出口量占無縫鋼管產量18%左右,焊接鋼管出口量占焊接鋼管產量11%左右。“十二五”末鋼管行業的利潤率要達到鋼鐵工業利潤率平均水平以上。力爭鋼管產量排名前20位企業產量之和占鋼管總產量60%以上。其中,無縫鋼管排名前10位企業(含控股企業)的鋼管產量之和力爭達到無縫鋼管總產量的70%,焊接鋼管排名前10位企業的焊管產量之和占焊接鋼管總產量的50%。“十二五”期間,熱軋無縫鋼管的能耗水平要達到鋼鐵熱軋產品的平均能耗水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酸力爭百分之百回收利用,實現零排放。
“十一五”鋼管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較多問題
《綱要》回顧了“十一五”時期我國鋼管行業的發展歷程。2010年我國的鋼管產量為5765萬噸,比2005年增加了2984萬噸,增長107.30%,以年均15.69%的速度快速遞增。在鋼管產量持續增長的同時,產品結構調整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對下游相關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對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但是,鋼管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較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一、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門檻太低。2010年我國鋼管行業產能已超過7300萬噸,而實際國內表觀消費量近5200萬噸,出口650萬噸,產能過剩近1500萬噸。同時,我國有關部門頒布的鋼管產品淘汰落后的門檻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已經完全不適應當前行業的實際情況,應該重新調整。二、市場競爭加劇,企業盈利逐年下降。近年來,鋼鐵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轉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特別是隨著國際鐵礦石大幅漲價,廢鋼、管坯、板帶鋼也大幅度漲價,使鋼管制造成本大幅提高。此外,受產能過剩的影響,一些企業為了爭奪訂單,大打價格戰,嚴重擾亂鋼管市場正常秩序。在這樣雙向擠壓下,企業利潤急劇下降,鋼管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并低于鋼鐵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三、產業集中度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無縫鋼管產量排前10位企業的產量之和占全國無縫鋼管總產量不到36%;焊接鋼管產量的排前10位企業的產量之和占全國焊接鋼管總產量不到20%。這與我國要真正成為鋼管強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四、自主創新能力不高,基礎研究、工藝研究相對薄弱。目前行業的技術創新主要還處在吸收、模仿和集成階段,而原始創新、自主創新的東西還很少。
“十二五”鋼管行業由大到強須完成十大任務
《綱要》還提出,“十二五”時期鋼管行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必須完成十大任務。
第一,控制總量、淘汰落后。
“十二五”期間,是鋼鐵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控制鋼管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將是鋼管行業“十二五”的重要任務?刂瓶偭康年P鍵是淘汰落后產能和控制新增產能,要控制新機組的建設(包括改造擴建的機組),要依據《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規范行業生產秩序,國家要出臺嚴格的市場準入規范,遏制新項目的建設,為鋼管行業創造良好的競爭和發展環境。
判斷落后產能的主要依據,是技術裝備、產品質量、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國家有關部門要出臺新的準則,不僅從生產裝備、工藝技術上,更要從消耗、環保的指標上加以限制。另外,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嚴格監督被淘汰落后產能的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全行業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淘汰落后的相關政策,同時要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第二,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升級,提高產品的實物質量和服務質量。
“十二五”期間,全行業必須由目前的數量增長型發展模式轉變為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調整優化產品結構,突顯品種特色,加快產品升級,提高實物質量和服務質量,注重效益的提高,全面推進全行業綜合實力的提升。
第三,加快兼并聯合重組步伐,努力提高行業產業集中度。
為實現“十二五”鋼管行業產業集中度目標的艱巨任務,必須要進一步推動實施企業間的橫、縱向聯合,加快聯合重組步伐。橫向聯合,一是以大型優勢鋼管企業 為主,組建大型鋼管企業集團,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在集團內部進行資源配置和產品的合理分工,以增強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把集團做大、做強;二是根據鋼管行業企業規模小、多而散的特點,鼓勵鋼管企業或地區按企業生產工藝特點、產品規格、技術裝備等情況整合成產業群或其他模式。縱向聯合就是要根據鋼管企業生產組織特點及產需要求,積極同上下游相關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延長產業鏈,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
第四,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實現低碳生產方式。
“十一五”期間,鋼管行業快速發展,產能迅速擴張,但各企業在能源的消耗和環境保護水平方面發展很不均衡。統計資料表明,鋼管企業綜合能耗水平差距很大,特別是熱軋無縫鋼管企業,最好的和最差的企業綜合能耗相差達3倍。在環境保護和排放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每個鋼管生產企業都必須充分認識到本企業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中的責任,并相應制定出本企業“十二五”期間每年的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的具體指標和措施,加大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投入,積極地加以落實。
第五, 積極穩妥地推進信息化建設。
“十二五”期間鋼管企業要積極穩妥推進信息化建設,爭取主要骨干企業實現ERP管理,部分鋼管企業在生產制造流程實現信息化管理,部分鋼管企業在全部市場、戰略決策、科技研發、產供銷等所有環節流程上實現信息化管理。為了適應信息化建設需要,為了更好地與信息化接軌,各鋼管企業要與信息化建設同步進行企業組織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創新。
第六,加強自主創新,加快新產品開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要加強工藝和新材料的研究。工藝和新材料研究是產品開發的基礎,反過來新產品開發又會促進工藝的研究、開發。目前由于科研開發機制等問題,鋼管行業工藝和材料研究相對薄弱和滯后。“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在以下工藝技術方面開展研究:超低S、P純凈鋼冶煉工藝,連軋管機組孔型優化設計,控軋控冷工藝和超快冷技術,高合金材料熱處理工藝,特殊螺紋加工工藝,連續油管、管線管件生產工藝,汽車用管、鋼結構用管、鍋爐管等各類高端產品的新材料生產工藝。
其次是加快新產品開發。無縫鋼管方面,在現有油井管產品系列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高抗擠毀、抗腐蝕、特殊扣、13Cr不銹鋼等油井管產品的開發;要重點對600MW、1000MW及以上超臨界、超超臨界發電機組所需的T22/P22、T23/P23、T91/P91、T92/P92、P122鋼管和不銹鋼管進行開發,要在鋼的純凈度、熱處理工藝及精整工序等環節上有大的突破;要重點開發代表核電站用管技術水平的蒸汽發生器用鎳基合金U型管和第三代核電站用鍛軋大直徑厚壁主管道鋼管,爭取有重大突破。管線管方面,目前盡管國內已批量生產出了X70海底管線管,也開發出了低溫用X80深海管線管,但是向更高鋼級開發遇到很大困難。“十二五”期間要加大在控軋控冷工藝方面的研究,進一步加強此類產品的材料研究,爭取在更高鋼級、更大規格上有所突破。焊接鋼管方面,螺旋焊管(SAWH)要進一步提高其技術裝備水平,積極開發X90鋼級油氣輸送管線管;大口徑(SAWL)直縫埋弧焊接鋼管(JCOE、UOE)在目前批量生產X70、X80鋼級油、氣輸送管線管的基礎上,積極開發X100以上鋼級抗大變形、海底管線、耐腐蝕及耐磨等管線管;HFW高頻電阻焊接鋼管要積極開發海底管線管、耐腐蝕和耐磨管線管,使其在質量上有重大突破;連續油管在現有規格的基礎上要開發直徑較大、壁厚較厚的產品,重點是CT90及以上高鋼級產品、抗腐蝕連續油管產品;要積極開發P110鋼級套管和膨脹石油套管;開發焊接中低壓鍋爐管、汽車及船用鋼管,使其質量水平達到無縫鋼管的水平;開發高鋼級直縫焊鋼結構用管,包括機械和建筑用管,并實現批量生產。
第七,加快鋼管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實現與國際接軌。
進一步提高標準水平,發揮標準在淘汰落后產能和提高產品質量中的強制作用。加快關鍵品種標準制(修)訂步伐,推動鋼管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要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鋼管標準體系,加快接軌步伐,增強我國鋼管行業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的話語權。適應鋼管發展形勢,逐步實現部分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標準的統一,滿足用戶靈活選擇的需要。
第八,發展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
發展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是鋼管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部分。鋼管行業可值得借鑒的事例如河北鹽山、孟村一帶的管件、彎頭、法蘭的加工,在當地已經形成了相當的產業規模。盡管近些年鋼管生產線快速建立,但是他們堅持自己產品的發展,加快設備的改造和提升,使產品的檔次不斷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還批量出口到國外。因此,鋼管企業要在當前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轉變發展方式,在產業鏈延伸上開拓思路,拓展發展的空間。要加強與下游用戶的戰略合作,有條件的企業或地區可以建立管材加工配送中心,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配送,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
第九,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運作秩序。
鋼管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合同來組織生產和排產,要堅持沒有合同不組織生產的原則。要按照行業平均成本或企業成本制定企業的銷售策略。杜絕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競標和銷售的現象。為規范出口秩序,建議上級協會和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對出口工作的管理,盡快出臺《鋼鐵產品出口準入規則》,明確出口企業及貿易商的資質,禁止落后產能產品的出口,支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最大限度規避貿易摩擦。行業內企業間要相互監督,對于低于成本銷售的行為或采取非商業不正當手段來獲取市場份額的惡性競爭行為,行業內的企業應聯手聲討,堅決抵制此類不正當競爭的發生。
第十,實施國際化“走出去”發展的戰略。
隨著國內鋼管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企業在海外建廠,占領國際市場,既可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節能減排等壓力,又可以利用國外資源,進一步發展,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