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北京市住宅產業化示范工程”授牌儀式在萬科中糧假日風景項目工地舉行,北京市住宅產業化在試點過程中已取得了省材料降水耗、建筑尺寸誤差大幅縮小等效果,預計明年北京住宅產業化面積將達到全年住宅建設面積的7%,2013年至2015年這個數字將達10%。
何為住宅產業化
所謂住宅產業化,就是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后運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裝配成為整體,“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住宅產業化的優勢
和傳統施工方式相比,由于產業化體系下大部分構件均在工廠預制,其加工精度和品質是現場手工操作所無法比擬的,這意味著住宅各項質量性能的大幅提高。
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住宅產業化意味著房屋有更好的質量。據了解,示范項目的房屋墻體使用了“夾心保溫”,也就是說墻體的保溫層在混凝土之間,而不是像普通房屋一樣在墻體內側或外側,容易脫落或者在裝修時被人為破壞,將為房屋帶來更好的保溫性能。
同時,房屋結構的誤差率將由以往的厘米縮小至毫米。例如,安裝窗框時,窗框大小和墻體預留空間之間的誤差由以前的5厘米縮小到5毫米,密封性大為提高。而且,房屋也絕不會出現一般建造方式產生的“屋頂或地面有傾斜,需裝修時找平”的問題。
住宅產業化之路漫長
目前,萬科中糧假日風景兩棟被評為示范工程的住宅樓,其外裝施工已經完成項目結構分項四方驗收,并獲得2010年度北京市建筑長城杯工程銀質獎。根據此前經驗,采用住宅產業化技術后,可減少40%的廢鋼筋,50%以上的廢木料,以及50%以上的廢磚塊。同時,減少建造過程中近20%水耗和2.9%的電耗。
針對此前“萬科與國際住宅產業化標準相距甚遠”的質疑,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周衛軍解釋,從建筑的預制率來看,萬科中糧假日風景只有20%,而日本普遍達到70%,“這方面差距確實很大,但建筑質量沒有差別。”
政府推廣 2015年新建住宅產業化將達到一成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1年北京市的住宅產業化試點示范規模將達到100萬平方米,2012 年達到當年住宅建設面積的7%,2013年至2015年達到10%。
此外,根據北京市去年發布的《關于推進住宅產業化的指導意見》,開發單位申請采用產業化建造方式,將在原規劃的建筑面積基礎上,獎勵一定數量的建筑面積,獎勵面積總和不超過實施產業化的各單體規劃建筑面積之和的3%。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