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2008年從事了半年的民營鋼結構企業集團化管理運作,盡管擱淺還是總結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集團化管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擴張導致的必然,也是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的集約化管理模式,還是投資者掌控企業群的有效途徑。私營企業長期征戰、高速發展,自身管理滯后。企業膨脹了覺得是集團了就匆匆地搞起集團,我想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險的,結果也必然是多數以失敗擱淺為終。即便少許存在也是名存實亡,不可以稱作為集團化管理。
集團化管理首先要從這一管理模式的含義和定義出發深入細致的廣泛領悟。定義集團化管理及內容,解答為什么要進行集團化管理?集團化管理需要儲備什么理念和人力資源?怎么樣進行集團化管理?在集團化管理中經常會遇到什么問題?怎么去應對出現的問題?這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最基本的思路。集團化管理不僅僅是企業多了就是集團,集團化管理更不是稱謂改了就是集團,集團化管理還不是注冊了集團就形成了集團化管理。集團化管理是種方法,是種運營模式。進行集團化管理必須在形成之初就已經培植出一個初具規模的領導者團隊。培植出一個有著共同價值觀的高管群。這里的總裁就是其中的思想領袖,而不是帶頭大哥。走集團化管理之路的迫切需求也就是因為帶頭大哥的作用和影響在逐漸的消除,企業規模擴大而個人因素所顧及不到,才需要引進管理概念,是從人制走向法制的一種理性管理。關于集團化管理眾多理論諸多專家都有蕓蕓建樹,不去重復。我們這里就集團化管理定義和先期儲備開始闡述作者對私營企業集團化管理的淺薄認知。
集團化管理定義
要了解集團化管理,首先要清楚集團的定義。所謂集團即是以母公司為基礎,以產權關系為紐帶,通過合資、合作或股權投資等方式把三個及三個以上的獨立企業法人聯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團。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國家工商管理行政部門對于注冊集團公司有著詳細嚴格的標準和規定。什么是集團化運作呢,集團成員企業之間在人力資源、法務、財務、技術支持、研發、采控、銷售、等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協同運作的方式叫集團化運作。像中國電信、首鋼、聯想等幾乎所有大型企業、超大型企業均在采用集團化管理。
集團化管理的理論基礎
有了集團化管理的定義還要說說集團化管理的理論基礎,為集團化運作、管理找到依據。
企業邊界理論。企業都有邊界,企業與企業以外的主體進行交易就形成了市場交易,同時產生交易費用和稅收。而企業內部的交易則費用最低,因為它避免了稅收和交易成本,集團化運作的實質是擴大了企業的邊界。
規模效益理論。比如統一技術支持、人力資源管理、物控、結算、制造、營銷等等方面。
協同效益理論。企業集團都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子公司組成的復雜系統,在這個大系統內各要素間的互動和協同,使系統產生了創新和發展的推動力量,即協同效應,也就是1+1>2 。
集團化管理的環境基礎
走集團化管理必須有一個孕育孵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解決下面幾個層面的問題,否則徒勞而返。
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統一那些戰功卓著地位顯赫的諸侯,企業伊始這些人都是跟隨投資者征戰多年,企業擴張后未來得及休整便成為封疆大吏,只有統一高崗團隊才能去開展集團化管理。
實踐證明超強的團隊意識來源于企業文化梳理和再造,同時在于對高管團隊的人生觀、價值觀再教育。民營企業最初的價值觀標準就是抓老鼠點尾巴,沒有更深層次的企業價值觀。諸侯們為了點尾巴急功近利不遺余力,甚至經常玩些一尾斷二巴的游戲去討好投資者。無論企業達到了多大規模,只要60%的高管還停留在點尾巴的游戲狀態,我想這個集團化管理還是萬萬搞不出來的。
健康的評價體系,完善薪酬制度。健康有效的評價體系建立,以及完善可行的績效薪酬方案,可以平和人們的思想,正確引導管理者思維方向。健康的評價體系、完善的薪酬方案也可以避免上面講到的抓老鼠點尾巴的游戲。同時,還能讓管理者把思想集中到企業管理工作中去,少一些其他多一點忠誠。幾年來作者對所服務企業以及其他同行業企業考察發現,評價體系和薪酬制度健全、完善、有效、可行的企業即便是其他管理制度滯后也會顯現出其企業的生機盎然;反之,那些所謂制度健全而評價體系和薪酬制度還未完善的企業被制度管的卻也一塌糊涂。近幾年,安徽幾個大型鋼結構加工企業如安徽富煌、鴻路和偉宏的崛起,我認為就是評價與薪酬的有機結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企業環境,先進的文化理念。良好的企業環境,是造就穩定管理團隊的基礎。我們許多鋼結構企業多年來走馬燈式的換人,甚至高管崗位也然如此。殊不知近年來鋼結構行業高速發展并非是我們管理和技術的先進,而是恰逢這個行業的社會需求增長。接下來由于企業過剩于市場,就會演繹出那些企業技術落后、管理渙散且無明顯團隊的山寨版企業將會大量出局。所以說良好溫馨的企業環境,能夠沉淀優秀的企業團隊,同時延續企業傳統形成陽光向上富有激情的企業文化。這也是集團化初期企業必須的儲備。
投資者的心態,決定集團化運作的成敗。私營企業尤其是鋼結構行業,大多投資者均未經歷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思想儲備和變化過程,而管理者大多是經歷豐富、思想成熟的悍將。統一投資者和執行者的思想要從老板做起。之所謂老板做仁,員工做事。投資者的心態儲備是個關鍵之關鍵,反之,老板走不出仁之誤區,子民們也不會去做事。充分認識集團化運作對投資者和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還必須對負面影響做深入細致的研究,防范于未然。任何變革都會產生停滯甚至是倒退,這本身也屬正常。停滯和倒退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去解釋:正面理解,我想是新的運營管理方式需要有新的認知過程,需要全體員工的協調一致,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從反面理解,我想是某些沒有認知、認同或者是動了人家葡萄的大吏們的一種抵觸和掙扎,這個時期就需要老板利用你的帶頭大哥作用去派用場了。我們把投資者心態放在這里的目的也是為了引起老板們的關注。
總之,企業環境即是一個硬條件,同時也是個軟指標。企業環境的建設如同鳥兒筑巢,沒有安全、牢固、舒適的巢穴怎能孕育出健康舒展的寶寶。
集團化管理的優勢
資源共享,節省成本和費用。對于具備集團化管理的企業,擁有統一的運作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集團化運作可以集中優秀的管理人員和統一流暢的貫徹執行、統一的物控可以降低采購成本、統一技術、研發平臺可以研發高難度的課題、統一收支結算可以節省財務費用和整合盤活運營資金的難題等。在我所服務的企業,當初擬定的方向就是技術支持共享、信息高速公路共享、人力資源共享、采購物控共享和財務核算制度一協調,被我們稱作“四個共享一協調”。
優勢互補,提升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效率。集團化運作可以將某一企業的“長板”彌補其它企業的“短板”,使這一長項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帶動其它成員企業提高了運作和管理的效率。比如銷售渠道的融通、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借鑒等等。
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形成更高更具規模的企業形象。中小企業從人力物力來講是無暇顧及企業思維和科技創新的,只有規;髽I為了更深層次的生存才有能力專門去研究這類問題。技術創新、營銷創新以及成本和費用的降低等,使企業及集團綜合競爭能力得到攀升。
集團化管理成敗只留給有準備的企業
以上,我們從集團化管理的定義、理論基礎、環境基礎以及集團化管理的特點等方面論述了有關集團化管理的先期儲備工作,目的就是要大家有個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進入,否則,弊大于利。集團化管理必須具備了思想認同和企業軟硬環境建設儲備方可實施。接下來企業進入集團化管理還將遇到眾多瓶頸、問題以及投資者的困惑,例如:集團化管理模式選擇之難、集團化人才體系的搭建之難、集團組織結構與下屬企業的職能銜接之難、集團化戰略的貫徹執行之難、集團化管理中的平衡諸侯之難等等。寫這么多難處和問題并非駭人聽聞,我們的初衷是要投資者和管理者有個清醒的認識,多注重前期建設及思想儲備。為自己企業的未來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作者:樊焱 建筑高級工程師)
(鋼結構招聘網)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