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期設計階段開始,就要在材料選用,結構體系,設計制度上做到優化方案,降低成本。到施工階段,現場項目部要強化意識、確立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規范工作流程,落實好責任,配套激勵和獎懲機制。公司管理層對于鋼結構項目的成本控制,則應以企業制度的創新為基礎,實行成本控制的目標管理,通過建立監督機制,有效控制項目成本。
一、前期設計上的控制
如何控制工程成本,充分發揮鋼結構技術經濟上的綜合優勢,工程前期的設計階段是關鍵階段,設計質量的好壞、設計是否優化對鋼結構工程成本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1.材料選用
材料選擇不同,鋼結構用量不同,總成本不同,設計階段合理選擇材料,控制材料工程量,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徑。
由于鋼材品種的增多,結構設計時可選擇的構件形式很多,比如鋼粱可采用等截面、變截面等形式,材質可采用Q235普碳鋼,也可采用Q345低合金鋼。設計時應盡可能采用高強度等級的材料,比如采用Q345鋼比采用Q235鋼就可節約鋼材15%~25%。設計時還要選用經濟截面型材,比如熱軋H型鋼、T型鋼等,在某些情況下,采用熱軋H型鋼可能比采用焊接H型鋼用鋼量稍多,但從加工成本、施工進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其成本可能更有優勢。
再以鋼結構常用的彩鋼板為例,彩鋼板一般用于鋼結構廠房屋面板和墻面板,有不同的板型、不同的板厚和不同的涂層,在形式上又分單層板、夾芯板、復合板等,其中保溫層又有玻璃棉、巖棉、聚苯乙烯等類別及厚度的不同,這些不同都將造成材料成本價格的差異,從而影響鋼結構工程的總成本。所以設計時要根據鋼結構廠房性質、荷載情況、周邊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選用板材,控制工程成本。
2.結構體系
不同的結構體系和平、立面布置對工程成本的影響較明顯。在設計階段只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確定合理的平、立面布置和結構體系,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做到經濟適用。
以門式剛架為例,門式剛架輕鋼結構廠房設計,存在經濟跨度和剛架最優間距,在工藝要求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小跨度的門式剛架較為經濟。一般情況下,門式剛架的最優間距為6m~9m,當設有大噸位吊車時,經濟柱距一般為7m~9m,不宜超過9m,超過9m時,屋面檁條、吊車梁與墻架體系的用鋼量也會相應增加,并不經濟。
3.設計制度
為了實現在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有必要在設計部門推行以下制度。
一是提高設計人員的素質,重視設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業務知識的更新培訓。同時,要強調技術與經濟相結合,設計中注重設計價值,要做多方案比較,把控制工程成本放到重要位置。二是在設計中引進競爭機制,進行設計招標,開展方案優化競賽。以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節約投資為目的。三是采用限額設計和設計出圖前的成本審查制度,不能只因注重技術性而忽視經濟性。
二、現場項目部的控制
鋼結構項目成本控制對于項目部自身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項目部成本管理經常不是很到位,這將導致項目部對成本控制失效,最終極大地損害了公司的利益。為了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現場項目部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強化意識
項目部人員的管理意識嚴重影響著項目管理的質量,應該加強項目部人員管理意識的培養。項目部意識培養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是項目經理要有決心和信心控制成本;二是樹立全體項目部成員的成本意識;三是全體成員要有工作配合意識;四是培養全體成員的成本控制意識。
2.明確目標
項目部要想搞好成本管理要明確管理目標,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指標明確才能加以控制,因此,在項目初期就要確定成本管理目標,這對于能否控制項目成本十分重要。
3.制定方案
制定鋼結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進度安排、吊裝方案、進場方案、臨時設施、平面布置方案等,一套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空間最大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聰明才智的地方,不好的方案造成的損失是實施過程無法彌補的,因此,編制切實可行、優化節約的施工方案對項目成本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4.規范流程
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是靠平時施工過程當中的控制來完成的,而項目成本主要體現為各種資源消耗,要想控制各種資源消耗,應該有規范合理的流程和嚴格適當的管理制度,要使流程規范化、標準化,要建立相應的制約機制,沒有相對標準的工作流程,則工作開展無序,全憑個人良心和能力去管理,管理結果自然差距很大,不能保證普遍的管理水平,因此,細化和完善項目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是管好施工項目成本的關鍵要素。
5.落實責任
對于項目部內部,要搞清哪些成本是由哪些部門、什么崗位負責控制的,成本出現問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只有這樣才能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實處,才能實現全員、全方位成本管理。
6.配套獎罰
指望通過培訓提高意識就能自覺執行,恐怕不是現實的做法,配套的激勵機制和獎罰政策才是最有效的做法,因此,制定配套的激勵機制和獎懲政策對于能否管好項目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公司管理層的控制
項目成本控制不僅僅在前期設計上,也不僅是施工項目部的事,還涉及到公司的管理層面,要把成本管理落到實處,使項目成本處于可控狀態,公司管理層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1.制度創新
對于一個鋼結構項目,包括從市場啟動階段到售后服務階段的所有工作,每個工作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內容,各工作點之間也有一定的邏輯關系。項目虧損的發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企業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亂造成的。表現在管理出現盲區,決策得不到執行,權力交叉,工作推諉,責任不明,秩序混亂。
因此,要搞好鋼結構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有必要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在公司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上進行重整或再造,建立一套清晰的工作秩序,使決策得以順利、有效地實施,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和整體管理水平。
2.目標管理
管好鋼結構項目的成本必須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和考核標準,只有明確成本控制目標,才能使成本管理有考核依據,因此,每個鋼結構項目在施工前準備階段就必須明確成本管理目標。
首先是確定成本管理的標準,管好成本不是簡單的完成盈利指標,項目成本管理好與壞的評價應該建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基礎上。要把成本目標進行分解,量價要分離,評價也應該細化。
其次是確定成本控制指標,要想實施成本管理和控制,就必須確定成本控制指標,指標包括:鋼結構項目總成本,分包價格,材料價格,鋼結構、檁條、彩板等分部分項的材料消耗量,吊車等機械費用、租賃單價,安裝人工價格,以及管理費用水平等等。
加強目標管理,就應明確責任主體,定崗、定責,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獎懲政策,并真正兌現落實。懲罰政策可以使項目管理人員承擔成本管理的風險,相應的激勵政策也可以體現管好成本為管理人員帶來的利益,可以說,一套完善的獎懲政策是管好鋼結構項目成本的基本保證。
3.監督機制
施工管理經常出現失控狀況,克服這種狀況的辦法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和制約機制,而不能僅僅依賴人的素質、責任感和能力,一個公司是否有一套健全完善、合理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制約機制,并嚴格地加以執行,對于能否控制成本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在公司建立專門的成本控制部門,在鋼結構項目承建過程中進行全程監督。
成本控制部直接對公司負責,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是為了控制費用,促使項目合理、節約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次是正確及時地核算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計算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三是反映和監督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為項目成本預測,為參與項目施工生產、技術和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成本報告和有關資料,促進項目改善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除了對項目的成本進行控制、核算和監督外,成本控制部的工作還可以擴展,既可以延伸到投標報價前期的控制,也可以進行市場波動監測并實施成本的階段性管理。階段性成本管理是針對鋼網架項目的三個階段,即前期經營招標、中期實施、后期總結和處理,實行的動態的前瞻式管理,利用階段性檢查,對項目實施和細節進行控制,確保關鍵性的細節不被忽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項目成本。
總之,在新的競爭環境下,成本管理將成為施工企業工作管理的重點。如果鋼結構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企業管理層都能認真做好成本控制,積累成本數據,不但能為以后的投標工作打下基礎,同時還能為更好的實行項目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并能促進整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始終保持企業的活力。
(鋼結構招聘網)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