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全產業鏈鋼結構專業集團,中建鋼構鐵軍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形式多樣的沖擊戰役,初步顯示出了我國建筑鋼結構產業的沖擊力。
挺進中東穩占市場 地鐵鏖戰贏得贊譽
2007年,公司正式組建海外事業部,進軍海外的第一步鎖定在了中東阿聯酋市場。
當時的阿聯酋,尤其是迪拜地區造樓正酣。“世界第一高度”、“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第八大奇跡—棕櫚島”、“世界上最豪華的地鐵”,一座座神奇的建筑拔地而起,迪拜創造的第一頻頻見諸報端。
作為一家長期生存在國內的建筑企業,公司與國際知名建筑公司相比,其技術能力、工程報價等方面并不占絕對優勢,在很多方面還不適應國際市場。在國內市場,公司可以通過與政府的良好關系、在國內的絕對技術優勢來贏得自己的市場占有率,但是在海外市場,這些就行不通了。因為只要有能力建造大規模鋼結構建筑的國家,都很會運用國際市場規則招攬世界一流的建筑承包商為其服務,業主只需要最出色的管理和最優質的產品。
但是,當時的公司并沒有被眼前的眾多技術、管理壁壘所嚇倒,相反,公司成功實施“搭船出海”的策略,緊緊依靠中建系統內資源,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進了中東市場。從2006年開始,公司先后配合中海(迪拜)公司完成了迪拜JAFZA TOWER項目、GOLF TOWER項目、DUBAI MALL HOTEL項目三個鋼結構工程的施工。
2008年,正當人們夢想著如何再創造下一個世界第一的時候,一場危機的出現讓全球經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進而迅速演變成為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此后,迪拜遭受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債務危機,一時間在建的工地瞬間變成了爛尾樓,眾多國際承包商紛紛撤離中東市場。但是,中建鋼構沒有畏懼,并堅強地活了下來。
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首次獨立承接了迪拜市政Ⅰ號工程—迪拜地鐵站(綠線)項目地上部分鋼結構工程,并在隨后的一年順利完成了此項目的施工。
“項目執行經理韓敬海,已近50歲,每天上現場巡視,迪拜早上溫度40多度,下午3點開始上班時達60度,巡視一趟下來,汗水早把全身衣物濕透了好幾次了。”原海外事業部財務部經理蔣文奇這樣回憶道。而就在那年的國慶前夕凌晨一點多,遠在迪拜的蔣文奇卻被他叔父的越洋電話驚醒了。他的父親去世了,當他聽到這個噩耗時,整個人都呆了,那晚他面朝東方一直跪倒了天亮。
為了這個項目的成功履約,公司派遣了一大批優秀工程人員,并成功培養了一批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輕人才。“進入五月,迪拜最高氣溫已達46攝氏度,太陽下已超過50攝氏度,這些年輕的大學生們不怕苦,不怕累,在施工生產第一線與工人們奮戰在一起。”海外事業部經理助理明云鵬在談到這批大學生時激動地說道。
正是由于這樣一批人的出現,公司成功地堅守在阿聯酋市場,并運用多種策略積極開發當地市場,如饑似渴的吸收著來自各國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知識,積蓄力量,持續投入,最終在這個市場站穩了腳跟。
強強聯手喜中明珠 機場持久戰贏對手尊重
國際經營模式有很多種,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每個人的招數不一樣。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建鋼構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锏。
從2009年開始,公司開始堅持主攻中東市場,擇機開辟其他市場,如北非、南亞、澳大利亞甚至美國等地。在中建系統內,緊密配合中建三局、中建中東(迪拜)、中建卡塔爾、中建科威特、中建阿爾及利亞等公司投標,先后配合和參與了沙特CMA、阿布扎比體育館、阿布扎比新機場、阿爾及利亞CIC項目等二十多個大型國際鋼結構工程的投標。在中建系統外,堅持與當地企業強強聯手,如韓國三星、韓國現代、柏克德、豪赫蒂夫、SIX、TAV、日本大林組(Obayashi)、加拿大SNC.Lavlin、國家開發銀行阿聯酋工作組、迪拜使領館、中航技阿布扎比公司等。
2010年4月,一則好消息從迪拜傳來,經過數月的努力,公司通過與迪拜AL HABTOOR公司的合作,中標了迪拜迄今為止最大的五星級酒店,鋼結構總噸位約4.5萬噸。然而,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深入,中東地區,特別是迪拜地區,建筑市場陷入了一片可怕的寧靜。由于缺乏資金,迪拜明珠的業主無限期延長了開工的時間,從此,中建鋼構與AL HABTOOR公司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直到現在,這個項目還沒有復工的跡象。
2010年伊始,從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傳來消息,阿布扎比機場公司即將建造一個嶄新的國際機場,該機場用鋼量約7萬噸,比目前深圳寶安機場T3新航站樓還多用了2萬噸鋼材,總造價超過100億美元。在得知此消息后,公司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配合中建中東公司進行投標,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開始了。
“阿布扎比機場項目在經歷了14個月的漫長投標、答疑、補疑、配合和等待后,在投標保函有效期最后一天無果而終,鋼結構工程納入總包重新投標。”2011年8月3日,海外事業部經理嚴仍景向公司匯報時難掩內心的惋惜。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于公司在第一輪投標中的優秀表現,其技術方案獲得了業主評標組的一致好評,在所有參評單位中技術標名列第一。于是,一場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在重新投標開始后,幾乎所有參與投標的總包方都邀請中建鋼構作為他們的鋼結構分包商配合他們進行鋼結構工程的投標。這其中就包括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土耳其、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比利時、黎巴嫩、南非及阿聯酋等國組成的總承包聯合體。這就意味著,只要任何一個總承包商獲得最終的授標,中建鋼構都極有可能成為該總承包的鋼結構分包商。然而,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阿布扎比機場公司至今仍未公布其招標結果。雖然此次投標曠日持久,但中建鋼構在阿聯酋市場上的優異表現令所有競爭者刮目相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轉型升級強核心競爭力 模式轉變拓南亞北非市場
2007年,國內曾經出現過一次“國際化路徑”之爭。有人認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應該“先難后易”,認為只要把美國這塊難啃的骨頭啃下來,其他市場迎刃而解。有人則認為,中國企業應該“先易后難”,從發展中國家做起,積累經驗再進入發達國家,F在回過頭來看,這個爭論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如果企業不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什么樣的市場做起都難以成功。
事實上,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核心競爭力的建設,從國內區域公司的布局到國外市場的布局,從單一的安裝業務到設計、制造、檢測等業務的產業鏈建設。公司在實現內生式增長的同時,也實現了外延式的發展,通過引進、制定和推廣各項管理標準,中建鋼構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也正因為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中建鋼構在國內市場上才能在短期內實現了質的飛躍,擁有了在中國鋼結構產業里的話語權。國內市場的優秀表現,產業鏈的快速發展,管理水平的不斷升級等因素也直接促進了公司海外業務的發展。
2011年7月,鋼結構招聘網的的一則題為《中建鋼構巴基斯坦機場項目首批國標鋼構件起運》的新聞打破了往日的寧靜,這一中標消息也讓中建鋼構人著實興奮了一把。在中建三局的統一協調和幫助下,中建鋼構終于敲開了南亞的大門,順利地進入了巴基斯坦市場。當月,公司在與中建巴基斯坦公司簽訂了鋼結構專業分包合同后,便迅速派人進駐此項目。
該項目的承接對于公司來說,不僅是市場拓展的勝利,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業務模式的轉變,即從單一的輸出安裝業務到安裝與制作雙重業務的輸出。這就意味著,中建鋼構在以后的國際項目中不僅可以輸出勞務,還可以選擇賣產品,這對于一直從事安裝業務輸出的公司來講可謂意義非凡。
“中建鋼構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工程師,我相信,中建鋼構有能力給我們新機場的建設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時任巴基斯坦民用航空總局的局長哈立德先生在年初訪問公司總部后這樣評價該公司。
好事成雙。2012年5月10日,從武漢傳來好消息,中建鋼構與中建三局正式簽訂了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項目總包管理合作協議。公司在踏入南亞市場后,又順利挺進了北非市場。(作者 通訊員 鄧志偉)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