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報道,由滬寧鋼機施工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T3航站樓,依靠精妙絕倫的制造、安裝工藝,用700125根不同口徑、不同截面高難度桿件支撐起24.8萬平方米鋼結構空間,單位用鋼量每平方米僅82公斤,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有效工期90天的時間,圓滿完成鋼結構的吊裝,刷新我國鋼結構建造史的紀錄,創造了鋼結構建筑設計、制作、安裝的奇跡,贏得業主、監理等方面高度贊揚。
沈陽桃仙國際機場T3航站樓結構很特殊,通常主樓的幕墻是豎向的,而桃仙國際機場T3航站樓為了達到美觀的要求改成了弧形,航站樓屋蓋的桁架轉到大廳前廊時變成豎向的桁架成為受力系統,這是工程的關鍵部位,給滬寧鋼機構件制作、拼裝、吊裝帶來很大的考驗。在整個T3航站樓的鋼結構工程中,指揮部要求所有焊縫焊接完成后,進行焊接超聲波探傷檢測,并邀請第三方對一級焊縫100%檢測,二級焊縫70%檢測,結果顯示,滬寧鋼機加工、制作的鋼構件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同總包等施工單位緊密配合、交叉作業、見縫插針。由于工期緊、場地小等原因在現場不可能安排滿堂紅腳手架。在主樓桁架吊裝時,滬寧鋼機安排了兩臺400噸、兩臺300噸以及多臺15噸吊車。
滬寧鋼機嚴格按照指揮部的各個作業施工指令,對每一片桁架的吊裝建立了消項表,每天的工程進度一目了然,嚴格按照業主對工程的總體要求作業。通過T3航站樓工程,可以看到滬寧鋼機在鋼結構施工中的質量、進度是很出色的,完全按照國家規范嚴格管理,保證鋼結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一個龐大的工程現場管理是重要的,而施工單位認真履行合同、誠實守信更重要。北京華城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T3航站樓工程項目部總監理工程師彭躍軍說:“為了確保在8月15日完成鋼結構安裝,滬寧鋼機本著用戶至上的原則,精心組織施工。派出優秀的項目經理和項目班子,抽調有經驗的施工隊伍,聚集良好的設備,充分發揮滬寧鋼機管理優勢、設備優勢、技術優勢。作為監理公司,我們看到了滬寧鋼機在工程中表現出的對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滬寧鋼機員工從項目經理到一線操作工人素質都很高,他們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講信譽、誠實守信。記得今年盛夏,室外日均氣溫在36攝氏度,鋼結構構件的表面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上,電焊工克服炎熱天氣給工程帶來的不利因素,想盡一切辦法,不延誤工期,保質保量干好每一天的工作。由于T3航站樓鋼結構桿件大多數焊接是全熔透相貫焊縫連接,而且管壁薄,焊接難度很大。滬寧鋼機以精湛的技術在短時間內搶出了一個高水平的工程。工程中有一個新技術弧線滑移很成功。一般滑移都是直線滑移,而T3航站樓主樓屋面桁架是曲面的,在滑移時要有4個滑移點同步滑移,通過計算機來控制每一個點,機位之準確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T3航站樓鋼結構工程施工單位――滬寧鋼機項目部執行經理楊建明更是感觸頗深:“在T3航站樓鋼結構工程施工中,我們提出,在工程管理上以‘顧全大局、責職分明、發揮強項、統一協調’為指導思想,以統一的專業化管理和精湛的施工技術,確保工程優良的品質,讓業主、總包滿意,讓業主、總包放心。在質量管理上執行‘視質量為生命,堅持質量標準,提供優質產品,確保業主滿意’的質量方針。項目部以現場項目經理為主,實施3級管理制,下設5個管理小組,各盡其職分層管理。根據工程現場施工情況,T3航站樓鋼結構現場拼裝的立體分塊多達240個,高空吊裝的分塊達160個,高空拼裝滑移的分塊為80個,工期十分緊迫。我們根據總包施工計劃及其現場可能產生的工期變更編制好鋼結構安裝計劃并組織好施工,對計劃實施動態管理,做好與總包的各方協調工作。特別是主樓大廳安裝難度大、施工方案選擇困難。由于我們有嚴格的吊裝方案,在公司技術部門和項目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任務,受到業主、監理等方面的好評。”
如今,沈陽桃仙國際機場T3航站樓的建成,創造了鋼結構建筑設計、制作、安裝、工期的奇跡,將成為遼寧省的一張名片。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