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結構工程領域專家、我國鋼結構穩定研究的奠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深教授陳驥先生,于2019年11月20日19時2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根據陳驥教授遺愿及家屬意見,喪事從簡辦理。
陳驥教授于1927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蘇省江陰市,1951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系,同年參加革命工作,任教于東北工學院,1956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隨學院遷至西安,在西安冶金建筑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前身)任教至今,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委員會和全國鋼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榮獲“陜西省高教系統先進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陳驥教授把畢生心力奉獻給了我國的鋼結構事業,在鋼結構穩定理論和設計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他長期致力于穩定基本理論的研究工作,在桿件穩定和板殼穩定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的理論突破,他的研究成果“偏心壓桿在平面內的穩定計算相關公式(1979年)”“鋼軸心壓桿的穩定系數(1980年)”“鋼偏心壓桿的穩定系數(1981年)”“無加勁圓柱殼的局部屈曲強度計算(1982年)等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為我國早期鋼結構設計規范和固定式海洋平臺設計規范的編制和修訂奠定了重要基礎。陳驥教授編著的《鋼結構構件計算》(1978年)、《鋼結構》(1980年)和《鋼結構穩定補充教材》(1982年)是我國最早的一批鋼結構課程教材,影響深遠。尤其是他于2001年編著的《鋼結構穩定理論與設計》內容豐富、論述嚴謹,更是鋼結構領域的經典著作,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并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已修訂、再版至第六版,是國內高校研究生鋼結構課程的首選教材和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參考文獻。2014年,陳驥教授出版英文著作《Torsional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Theory and Design》,也成為國內外研究生鋼結構課程的重要教材。
陳驥教授仁愛寬厚、不慕榮利,深耕杏壇近七十載,為我國的結構工程教育和鋼結構事業的發展奉獻了一生,在結構工程領域享有崇高的聲望。陳驥教授在鮐背之年仍筆耕不輟,堅持進行教研工作,兢兢業業,不務虛名,是建大人永遠敬仰懷念的師長和楷模。
陳驥教授的逝世,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結構工程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并深切緬懷陳驥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9年11月24日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