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不靠譜....看我的:
首先進行焊前準備工作,焊前準備包括坡口制備、預焊部位清理、焊條烘干、預熱、預變形及高強度鋼切割表面探傷等。
焊條、焊劑使用前必須烘干。一般酸性焊條的烘焙溫度為75~150℃,時間為1~2h;堿性低氫型焊條的烘焙溫度為350~400℃,時間為1~2h。烘干的焊條應放在100~150℃保溫筒(箱)內,低氫型焊條在常溫下超過4h應重新烘焙,重復烘焙的次數不宜超過兩次。焊條烘焙時,應注意隨箱逐步升溫。
焊接施工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引弧與熄弧 引弧有碰擊法和劃擦法兩種。碰擊法是將焊條垂直于工件進行碰擊,然后迅速保持一定距離;劃擦法是將焊條端頭輕輕劃過工件,然后保持一定距離。施工中,嚴禁在焊縫區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在坡口內引弧的局部面積應熔焊一次,不得留下弧坑。
2.運條方法 電弧點燃之后,就進入正常的焊接過程。焊接過程中焊條同時有三個方向的運動:①沿其中心線向下送進;②沿焊縫方向移動;③橫向擺動。由于焊條被電弧熔化逐漸變短,為保持一定的弧長,就必須使焊條沿其中心線向下送進,否則會發生斷弧。焊條沿焊縫方向移動速度的快慢要根據焊條直徑、焊接電流、工件厚度和接縫裝配情況及所在位置而定。移動速度太快,焊縫熔深太小,易造成未透焊:移動速度太慢,焊縫過高,工件過熱,會引起變形增加或燒穿。為了獲得一定寬度的焊縫,焊條必須橫向擺動。在做橫向擺動時,焊縫的寬度一般是焊條直徑的1.5倍左右。以上三個方向的動作密切配合,根據不同的接縫位置、接頭形式、焊條直徑和性能、焊接電流、工件厚度等情況,采用合適的運條方式,就可以在各種焊接位置得到優質的焊縫。
3.完工后的處理
焊接結束后的焊縫及兩側,應徹底清除飛濺物、焊渣和焊瘤等。無特殊要求時,應根據焊接接頭的殘余應力、組織狀態、熔敷金屬含氫量和力學性能決定是否需要焊后熱處理。

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