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與砼結構計算方法和穩定性比較】想請教一下大家鋼結構與砼結構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鋼結構規范里則重點講了穩定性的計算,而砼規范里關于穩定性的內容很少?

2012-8-4
混凝土結構側重計算強度,鋼結構側重計算穩定,這只是側重點不同,并不代表就可以忽略混凝土結構的穩定和鋼結構的強度。只是在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由于有樓板次梁等的拉接,混凝土梁不存在失穩的問題;而對于混凝土柱,一般能滿足強度的截面也不會失穩。鋼結構構件一般能滿足穩定要求的截面強度也不會有問題,這一點可以看二者的計算公式就很清楚了。

2012-8-4
混凝土結構長細比小,穩定問題不突出;鋼結構長細比大,穩定問題突出。

2012-8-5
混凝土材料強度低,要保證足夠的強度,就必須有足夠的斷面,這樣造成混凝土構件有足夠大的慣性矩,一般情況下可以保證穩定性;鋼材強度比混凝土高10倍以上,很小截面就可保證強度,這是構件就會細長而過柔,隨之帶來的則是穩定問題.這是由材料特性所決定的.

2012-8-5
1.砼結構主要考慮的是強度的問題,鋼結構主要考慮的是穩定問題。
2.這并不代表砼結構無須考慮穩定問題,鋼結構無須考慮強度問題。我們應該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對于鋼結構截面有削弱的時候更應該考慮強度的影響。
3.鑒于此,再加上砼結構比鋼結構具有更好的防火能力,所以現在組合結構已經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

2012-8-5
我來補充幾點:
1、混凝土材料是彈塑性的,但并不是理想的彈塑性,抗拉抗壓性能差別非常大,幾乎不可以獨立使用,須根其他東西復合;
而對于鋼結構鋼材(包括索),其材料性能在小應變之下,在不考慮應變強化之前,直到屈服,其過程與理想彈塑性材料既無差別
再者,剛才的幾個物理參數很穩定,不想混凝土那樣跟強度等級甚至用什么配比或原料有關,離散差異甚大
2、計算假定差別,鋼結構的假定沒有混凝土多,在小應變前提下,二者相同都是平截面假定,任何結構都需要考慮強度,剛度,穩定性,施工單位做模板的很是看重這個。只是鋼結構斷面都很秀氣(那個字打不來),所有穩定突出。鋼結構計算參數沒有混凝土多,基本都有其物理意義,混凝土好多參數系試映或經驗獲得,搞不清物理意思,量綱混亂。
3、關于構造學,混凝土是在是很煩,規范里條文太多,鋼結構只有基本原則問題,在滿足基本原則條件下,很是自由。
4、除了抗震理論,混凝土很是成熟,鋼結構則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新的結構體系主要集中在鋼結構這邊。

2012-8-15
鋼結構的剛接很難,一般是半剛性的,鉸接節點很容易。
混凝土結構相反,鉸接很難。

2012-8-15
比較一下砼柱與鋼柱受壓構件早期設計階段的極限承載力計算
對于砼柱
當長細比L/d <=10時,發生短柱受壓破壞;
當長細比L/d=20,柱極限承載力比短柱受壓的極限承載力下降30%;
當長細比10<L/d<20,柱極限承載力取上兩種情況的線性內插值;
當長細比L/d>20,發生長柱失穩,用歐拉公式計算柱承載力。
對于鋼柱
當長細比L/d<=20,發生短柱受壓的強度破壞;
當長細比L/d=80,柱極限承載力比短柱受壓的極限承載力下降30%;
當長細比20<L/d<80,柱極限承載力取上兩種情況的線性內插值;
當長細比L/d>80,發生長柱失穩破壞,可用歐拉公式計算柱極限承載力。
應用上述計算原則,可以初步確定受壓構件的截面尺寸和形狀。
共7條 頁次:[1/1] 首頁 1 尾頁 |